作者:Author 信息来源:本站 更新时间:2013-12-03
机遇与挑战—2013北京温泉度假村专家座谈会
近日,由北京晚报《旅游周刊》主办的“机遇与挑战—2013北京温泉度假村专家座谈会”在北京日报社新闻采编中心举行。
国际休闲产业协会执行副主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中国城市协会休闲产业委员会秘书长、世纪唐人首席分析师张晓军,九华山庄总经理赵维萌、温泉公司总经理刘宇,金隅凤山温泉度假村常务副总经理侯文波,金隅凤山温泉度假村总经理助理张培,龙脉温泉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孙振洲、酒店营销总监魏江辉,北京昆泰嘉禾酒店总经理助理张志国,北京和园景逸酒店总经理余珺,北京拉菲特城堡酒店董事总经理王艳萍,怡生园国际会议中心市场营销总监刘文红,通州月亮河温泉度假酒店副总经理田宝岭,北京顺鑫绿色度假村副总经理于旭,龙熙温泉度假酒店市场部总监王亮,京报传媒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健,以及友之缘传媒总经理刘继良出席,会议由北京晚报《旅游周刊》执行主编刘莲主持。会上,王琪延教授和张晓军分析师就目前温泉度假市场的现状做了分析。
王琪延:中国老百姓的休闲需求刚刚兴起,休闲产业会出现井喷状态。
王琪延教授主要讲了形势的判断以及出路何在。
他说,从整个经济发展态势来看,美国2015年要实现所谓的休闲社会。我们总体上来讲,大概在2030年前后也会达到国民休闲时代。他介绍了四个指标,一个是国民的休闲时间,人一生当中有一半时间用于休闲;二是人们用在休闲上的消费占总消费的一半以上;三是我们的国土有一半用于休闲;四是休闲产值占整个GDP的比重要超过50%。他还预计到2030年完全可以实行“做四休三”(一周的时间中有四天用于工作,三天用于休假)。中国老百姓的休闲需求刚刚兴起,休闲产业以后会出现井喷的状态。
王琪延认为,温泉休闲产业的出路所在主要是八个化:一是组织化,要依赖于发展协会组织,严格把关,不够档次的不能进;二是要做标准化,没有行业标准难以持续发展;用大众化迎接休闲大众化和普遍化的到来,要做大众化的温泉;当然也有差异化,不能光给普通的百姓做这个产品,还要有高、中、低差异;精细化讲的是服务;融合化主要是产业渗透、聚集和产业链,现在做温泉应该往更深的产业链延伸,这样做才能有效;学习化,如果服务不到位,不培训永远上不去;还有环保化,就是污水处理的问题,这个早晚要做,晚做不如早做,肯定要有投入。
张晓军:面对新型常态化市场,度假村应放下身段,做真正的度假产品。
张晓军分析师在谈对北京市温泉度假村的理解时说,现在大家碰到的实际上是一场危机,产业一线的都感同身受,这种危机不仅仅北京有,甚至是全国性的灾难。
关于北京温泉与地热的问题,他觉得这个问题有必要探讨,不管是学术界或者是产业界,或者是媒体,应该仔细考虑到底应该还温泉一个清白,还是继续把温泉的招牌一直打下去。
张晓军也提到温泉度假村或者整个酒店度假村行业在服务上还存在问题,需要培训和提高,他说这个行业在北京做生意非常容易,但是正因为容易,所以导致其发展模式和发展思路会出问题。
张晓军还提到了温泉度假村转型的问题,他说现在的温泉度假村全是会展型的,叫温泉度假村,但是所具备的度假设施、房间的面积、房间的布局、内部的配套,可视为度假服务的几乎没有。所以温泉度假村在产品方面主要是会议和会展,度假这块做得不够。他认为以前的会议市场是真实的市场,但是这个真实的市场是畸形的市场。怎么从一个畸形的市场在彻底消失的情况下,回归市场的本质,怎么去做老百姓的家庭消费市场,他觉得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张晓军说既然原有高消费市场不再存在(而且他觉得起码这个市场十年不再存在)。面对新型的常态化市场,度假村更多的是要降下身段转变发展模式,增加新的功能,面向私人消费、家庭消费、个人消费,做真正度假功能的产品。
两位专家的主题发言之后,来自各度假村的嘉宾也就温泉度假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畅所欲言。
详见第58版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温泉度假网联系。